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党史活动,深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与变革的历史,做到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学党史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过去。
我的一生中先后有两段在阜新学习、工作的经历。第一段是1962年至1968年在阜新煤矿学院读书,六年间在这里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给阜新人民带来的昏天黑地的巨大灾难。第二段是1982年至2009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作与生活,二十七年间又亲身经历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阜新人民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阜新城乡改革开放后曾经有过辉煌。我是阜新振兴过程的见证人。今天,我把第二段时间里自己看到和体验到的阜新巨变写出来,以鼓舞阜新人民坚定信心,增强斗志,踏上新征程。
1981年秋天,我在中国矿业大学读完三年研究生就要毕业分配了。当时我面临多个选择:几个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明确表态欢迎我去,于此同时,阜新矿业学院也专门委派我的大学老师到北京去动员我回母校。大城市确实有很多吸引力,然而我从切身经历中深切体会到,大有大的难处,高楼大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其中,乘车难就是最大的问题。在那里工作每天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平均不止两,三个小时。成百上千辆公共汽车永远是拥挤不堪。冬天车内挤得人透不过气来,夏天在蒸笼似的车厢里挤得满身是汗不说,车厢里的汗臭味使人几乎窒息,再加上售票员对外地人的白眼儿,这些常常冲淡我对大城市的感情。
当时大小报刊上已经不乏关于阜新的报道: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市容市貌大为改观,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广泛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并配发大量新闻照片,这些信息对曾经在阜新生活过的我颇具吸引力,何况我还有一种强烈的母校情结。但是文革期间对阜新的负面印象又使我犹豫不绝。我决定亲自到阜新看看再说。
九月的一天,我在北京站乘火车到锦州后便顺利地换乘上了开往阜新的列车,车厢内很干净,又很少有人抽烟,空气不错。正值秋收季节,列车在金黄色的田野上奔驰。随着车轮有节奏的旋律,我的心绪回到了20年前第一次踏上阜新土地的艰难经历。
那是在1962年秋天,我高中毕业考入了阜新煤矿学院。以前只是从地理课本上知道在辽宁西北部的版图上有一座煤电之城,除此之外对这座城市唯一知道的是顺口溜:一个公园一个猴,一条马路一座楼和一年刮两次风沙,一次刮半年。对阜新的好奇使我迫不及待地提前一天报到。那天,我起大早从辽阳乘火车到沈阳站,然后乘公共汽车到北站换乘到阜新的火车。每天只有三趟车,购票时被告知最近一趟车已经满员,只好买下趟车。等了三个小时,我扛着行李进了站。车上坐满了人,过道上也挤得一塌糊涂。然而乘车人再多也挡不住瘾君子们吞云吐雾,搞得车厢里烟气熏天。列车在荒原秃岭中爬行,我强忍了五个半小时后,火车终于到达阜新站。车刚停稳人们便争先恐后地出站,然后拼命向汽车站点奔跑。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用差异的眼光看着他们,但也不由自主地紧走了几步挤上了最后一趟汽车。我背上的行李尚露在门外,脚跟也未站稳,售票员非但不拉我一把反倒施加反作用力向下推我。当我奋力将行李举到头顶时,车门哐的一声关上了。汽车在人群中开动,我向后望去,还有许多人一边跑,一边拍打着车体叫停,因为挤不上这趟车就只得靠11路(步行)回家了。汽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颠簸着,车后扬起一股股灰尘。那位起码三个月没有理发,从而使人很难判断出年龄的售票员有气无力的卖票。每到一个站点,我需先下车以便里边的人下车,然后我再重新上车。在我被命令下车时,知道是到了终点站。下车一问才知道是解放广场,从此去矿院还得步行二十分钟。没有办法,我只好扛着行李摸索着向阜新市最高学府一步一步地挪去。此时正该万家灯火的时候,然而路旁一片漆黑,一路上难得看见行人。这是我对阜新市的第一个印象。
我的思绪被广播员报告清河门到了的声音拉了回来,我知道阜新快到了。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阜新市各方面也肯定会有新的变化,但是具体有多大起色,心中还没有底。所以,清河门站一过,我便按当年上大学时乘车的老习惯提前向车门靠拢。旁人似乎不理解我抢半拍的举动,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20年前我也是以同样的目光看慌忙下车的人的。
我第一个冲出出站口,并且顾不上看一眼久违的阜新车站,便径直朝公交车站方向奔去。站点立着的好几块站牌告诉我这里已经四通八达了。很快就有一辆崭新的公交车开来。车刚停稳,售票员半身探出车窗招呼大家不要拥挤,按次序上车。我问她去阜新矿院坐这路车对不对,她热情地回答道:“对的,欢迎您到阜新来,请您上车”。这是我在阜新读书期间从没有听到过的声音。这一句热情的回答,首先给了我对新阜新美好的第一印象。
我身后是一位老大娘,售票员轻声说道,“大娘请慢上,我们等您!”她又安慰后面排队的乘客不要着急。等到所有的人都上了车,她还回望车站出站口,见不再有人出来她才轻轻的关上车门,按下了开车的信号。 汽车平稳地开动了。她站起来,又说了一句欢迎大家乘坐本次公交,然后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无座的老大爷,并拿过我手中的提包挂在特别的小勾上。随后便是熟悉的售票和及时准确的报告站名,她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听起来每一句都那样动听。我开始仔细打量这位售票员:身材修长,穿着一身得体的紧身装和时髦的高跟鞋,身材苗条,眼睛明亮,带着耳环,粉红的脸上放射出年轻姑娘所特有的光彩,与大城市姑娘们的打扮举指毫无二致,当然更与我当年印象中的爱穿红鞋花袄,带大花头巾的阜新姑娘大相径庭了。
公交车驶上新修的矿工路,我向车窗外望去简直有些眼花缭乱了。路两旁林立的新颖的飞机式楼房群,宽敞的海州桥,扩建的三一八公园,过了煤矿工人文化宫就到了街心游园和解放广场,除了毛主席的全身塑像给我一点旧日的影子以外,我如同来到一个崭新的城市。在街心游园闪烁的灯光下,从鲜花丛中传来优美的吉他伴唱,我知道唱的是国内刚刚流行起来的“军港之夜”。快到市政府站了,售票员提前通知我拿好行李,并主动告诉我去教学区怎么走,家属区怎么走,然后用亲切的“同志再见,欢迎您再来!”将我送下了车。我站在那里,目送着公交车继续向前方驶去,消失在林荫大道上。售票员甜美的声音仍在我耳边回响。我想起第一次来阜新时遇到的售票员野蛮的形象和北京某些售票员对外地人的白眼,巨大的反差告诉我改革开放后的阜新已经旧貌换新颜了。阜新的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是今非昔比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阜新的清新空气,晚风徐徐吹来,将我心中的犹豫也一扫而光,我做出了一生中的重大决定:到阜新来!
1982年5月,我举家来到阜新。后来的工作与生活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阜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乘风破浪前进。在华灯初上的时候,阜新街道两旁高楼大厦,绿树成荫,一对对情侣在悠闲的散步,分明是大城市的卫星城或者一个生活小镇。而每当我乘上公交车时就会想起当年那位可爱的售票员,她是阜新的城市名片。
过了半年,1983年春节快到了。街上彩旗招展,彩灯高悬,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百货大楼和市中心的花园市场主副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充满了节日气氛。完全是一派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和平景象。
欢度新春的活动一个接一个。正月十五的大型灯会更把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是阜新市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盛会。夜晚降临,华灯初上,灯火通明,火树银花,争奇斗艳。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人民公园、解放广场和解放大街。临街商店红灯高照、大放异彩,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特别是当烟花升空,礼花朵朵,像银河流星如同白昼,人们流连忘返,尽情地又唱又跳,许多人都在吟唱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李谷一演唱的曾被称为靡靡之音的“乡恋”,这时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气氛和文艺春天的到来。
经历过困难时期和文革苦难的我此时此刻思绪万千,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我的喜悦心情,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我到阜新工作后,看到阜新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对阜新农村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为了增强对农村形势的了解 ,1993年6月11日,阜新矿院组织部组织部分党员前往阜新市郊区西荒地村参观,考察阜新农村改革形势。虽然时间短暂,只能走马观花,但是一滴水映出了大海的光辉,这座阜新首富村人欢马叫的新气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顾名思义,西荒地村曾经是一个荒凉的村庄。连当地人也觉得这个名字不美,正在千方百计要把“西荒”两个字颠倒过来取谐音叫“华西”村。解放后,全村共416户人家,1647口人。其中,农业户302户,农业劳动力458人。改革开放以前,几百名劳动力常年围着498亩菜地转,一起吃大锅饭。每天生产队长一声哨响,社员一哄而上,混一天划一个工。年终结算时,平均每人每天只能挣几毛钱甚至出现负数。社员大多住土坯房吃玉米杂粮,温饱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改革的春风吹向广大农村。但是地处偏僻的阜新农村改革起步还是慢了半拍。1980年面对省内外农村改革的大好形势,西荒地村党支部书记挺身而出,率领全村农民加入了改革大潮。他们从联产承包开始起步,奋勇直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于是许多劳动力向城市进军,打工做买卖,人均收入大增,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但是与其它地区相比,这里的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村党支部书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位阜新市劳动模范高瞻远瞩明确指出,小打小闹办不了大事,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乡镇企业。于是他们在1985年开办了旅社,1987年建起了轧钢厂,1988年修建了加油站,还修了两条铁路专用线,1992年与沈阳医大联合建起了华西正骨医院,1993年华西农工商企业总公司宣告成立。阜新市政府独具慧眼,全力支持改革,为该公司贷款400多万元。1993年一座与阜新华丰方便面厂配套的瓦楞纸板厂建成,该厂引进的瓦楞纸板生产线是国内一流的设备。其中,瓦楞纸板生产线投资318万元,印刷生产线投资78万元,这是一般国营企业望尘莫及的大举措。当我们走进投产不久的工厂时,高大的厂房上“开拓进取,发展经济,勇攀高峰,振兴华西”16个大字,充分表达了华西人的气魄与精神。
据介绍,1992年,全村村办企业创纯利润92万元,1993年等于112万元。当年计划生产总值达一亿元,全村人均收入1500元,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农民除承担必要的农业税以增强爱国意识和水电费外,其他全部上缴税款均由集体承担。那里已经实现了全民义务教育。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村里奖励500元,考上大学的奖励1000元,他们真正认识到了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因此舍得花钱办教育。全村人基本脱贫致富由温饱型进入了准小康水平。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农民的住房,我们随便进入一户普通的农户,该农户老少三代是我国典型的家庭结构。老两口,小两口,还有两个小孩儿。他们靠劳动发家致富,居然能拿出十余万元盖起了漂亮的二层小楼。楼上楼下六间房平均每人一间,小两口的卧室里,现代化家具应有尽有,带抽水马桶的卫生间和带淋浴的浴池,烧液化气的厨房和铺地毯摆沙发的客厅,完全是城市化的派头。唯一缺憾的是没有按电话,据说很快就能解决。
带领我们参观的张会计是一位与我同龄的农村干部。会计职业练就他精明的头脑。谈起集体的事儿,他如数家珍,谈起自家的变化,更是眉飞色舞,喜悦之情,言溢与言表。1963年,他高中毕业后返乡当了农民。20多年来,他为家庭温饱奔波劳碌,却常年吃粗粮睡冷炕。1978年,他作为壮劳动力,每天才挣七毛钱。近几年改革开放,他们家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1993年,他一人年收入1万多元,是1978年收入的40倍,是大学教授年收入的五倍,今年什么情况他没有说,但是从他的神情看,起码要比去年翻一翻。
这次参观使我看到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完全是今非昔比了。由于我们很少到农村去,而习惯于关门谈改革,对农村的改革开放形势认识不深。但是,只要迈开双脚到农村去走走看一看,就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坐井观天。西荒地村走在了农村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前列,取得了可喜的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阜新农村面貌发生的变化,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得人心。
2008年3月12日阜新市政府发文“阜新市2007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中,西荒地村被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全市仅有10个村获此殊荣。
2009年我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但是仍然关注着阜新这块热土上农村发生的变化。2018年10月13日我专门去当年搞四清的阜新县大五家子公社莫牛海第七生产队探亲。
1965年,正在读大学的我作为工作队的一员在那里呆过半年。我与农民打成一片,情同兄弟,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亲眼看到农民生活的艰苦,有刘姓一家6口人只有两床被,大人小孩衣不遮体,一日三餐稀饭咸菜。全村几十户人家只有几家住砖石房,其余人家全住土坯房,冬不御寒夏不挡雨。该村建在山沟里,村中只有一条土路,夏天雨后山洪经常将土路冲断。农民上山收割或打柴只好背回家。这次回访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村村通公路。尽管村里壮劳力外出打工使得村内人口减少,仍不影响党的政策的落实。村里再也见不到草房,全部盖了砖瓦房。当年最困难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有的人家还买了轿车,这是过去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原来的荒山秃岭生态得到修复,水土流失被治理,粮食亩产已由当年的一,二百斤提高到五,六百斤,不但自给自足而且有富余。
通过这次回访,使我对阜新农村的变化有了亲身体验,更加认识到党的扶贫政策的英明与伟大。
上图为看望因病卧床的老朋友,他家当年住的是低矮的土坯房,而今住的是清堂瓦亮的大瓦房。下图为和当年的小朋友在一起。身后的院落是当地典型的住宅,
报社记者消息灵通,写了一篇报导发表在2018年10月28日阜新晚报A4版上(内容从略)。
我的故事讲完了。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党史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彰显担当。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回顾阜新振兴的历史就是为了眺望今后的奋斗路。阜新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取得的宝贵经验至今仍然值得继承。如今,阜新这座为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煤电之城由于资源枯竭而落后了。正当阜新的改革开放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之时,贯穿南北大通道的京沈高铁开通了,它为阜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新机遇。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阜新人民一定会重新振奋起来,复兴伟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奋勇向前,再创辉煌!
作者:杨伦,共产党员,1944年生。1962年-1966年在原阜新煤矿学院学习,1968年服从分配到甘肃省靖远煤矿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再分配到阜新矿业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二级教授。2009年退休。